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福城志愿者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益知识课堂] 做公益,不仅仅是“做好事”——北京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项目经理黄锂谈公益人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7:45: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做公益,不仅仅是“做好事”——北京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项目经理黄锂谈公益人才
2000年进入公益领域,参与创办NPO信息咨询中心(China NPO Network),主持中国早期的公益门户网站——“中国NPO服务网(中国基金会与非营利机构信息网)”的运作、策划工作。现任北京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项目经理,负责公益组织孵化器与能力建设项目。作为组织能力自我评估辅导员和培训师,为数十家非营利组织提供组织能力自我评估服务及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培训,获得了业界广泛好评。
本报记者 张慕梁


从某种意义上说,2008年可以视为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元年”。    因为这一年,先是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汶川大地震,而后是聚四方宾客的北京奥运会。前者激起了亿万中国人同情悲悯之心,大家自发地组织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向灾区献爱心;后者集全国之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好和包容。在这些事件中,公益组织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公益是一个必然有前景的行业。”虽然在采访中提及了公益发展的诸多“短板”,北京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项目经理黄锂还是坚信,只要世界上还有类似的事情,只要还有需要帮助的人,公益事业就一定会向前发展。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有爱心,更要有能力
公益事业要健康向前发展,必然离不开专业人才。在黄老师看来,最重要的是,“我们首先必须要把做公益与‘做好事’区别开来。”    黄锂认为,很多同学是抱着“做好事”的心态开始接触公益的,但若真要加入这个行业,那么仅仅抱着“做好事”的态度,就不可取了。    首先,要做公益,良好的出发点是基础。公益慈善事业有极强的利他性,人们参与这项事业并非法律强制、上级委派和个人牟利,因此,只有那些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化作持久动力的人才能坚持下来。“罗素说,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认为在当前社会,对弱势群体‘不可遏制的同情’,对自我完善‘不可遏制的追求’和对社会创新‘不可遏制的冲动’使得越来越多的民间人士投身到公益慈善领域,这些草根公益的创业者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开展工作,足以证明他们有着强大的动力支撑。”    除了良好愿望,对于公益组织来说,从业人员还必须具备创新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等一系列素质,这和任何管理组织是一样的。    拿“创新”来说,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新问题和新需求,政府要不断调整社会政策来应对,但一个新政策的出台牵涉众多的利益相关人和庞大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决策不慎会造成严重的声誉损失和资源浪费,此时谁能够为政府的政策制定做决策参考和创新实验呢?完全依靠政府部门自身不行,完全靠企业也不行,由于企业部门的“逐利”特点,它只会对“有利可图”的需求和创新感兴趣;此时社会组织尤其是贴近基层需求的草根社会组织,由于其灵活性强、成本低和非营利性的特点,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创新的主体和社会政策的试验田。 优秀社会组织的成功标准是“使命达成”而非一味的“做大做强”,为了使其工作的社会效果最大化,社会组织应在不断总结其创新经验(也包括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公益模式,并把它贡献给政府等更有实力和资源的社会部门,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它们所发现的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组织不一定是用来解决社会问题的,但一定是可以用来做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验的。在社会创新领域,社会组织和政府是“天然的”合作伙伴。
中国社会组织人才缺口巨大
经常听到公益基金会抱怨:有钱没人花,公益领域太缺专业人才了。那么,公益为什么唤不来人才呢?黄锂认为,现在中国社会组织的现状是:一方面公益机构纷纷表示难以找到合适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高素质、有潜力的人才因为资源等限制,不愿意进入公益领域。    “NGO招人难是普遍问题,尤其是草根NGO,而对资源相对充裕的非公募基金会和公募基金会来说这个问题好得多。”在招人困难的原因上,“待遇低”首当其冲;其次是“满足能力要求的人才数量少”,很多NGO负责人表示,虽然NGO组织提供的职业环境并不优越,但对人才的要求依然很高,比如:要有契合的价值观和理念,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还要踏实肯干。目前的就业观念和社会大环境都限制了相应人才的培养和流入。    去年底,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联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布了《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报告显示,NGO组织基本薪资与全国水平趋同,差异不甚大;但是高级管理人员与其他行业差距很大,上升空间小。从总体上看,NGO从业者(含薪资相对较高的国际NGO)中薪资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约占90%,其中无固定收入和月薪资在1000元以下的共占18.4%,1000元~2000元的占17.5%,2000元~3000元的占25.7%,3000元~4000元的占12.9%,4000元~5000元的占9%;5000元以上的有11.5%,而且近四成机构未给员工上社会保险。但与此同时有67.0%的NGO从业者表示NGO的工作强度非常大或比较大,20%以上的人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据我的观察,过半NGO遭遇过离职考验,领域内人才流动难补旺盛的需求。从业人员离职的主要原因是待遇低,发展空间狭小。”黄锂认为,NGO对人才需求迅猛,项目管理、筹资、公关传播岗位人才需求最旺。    在此前,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永光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及,现在公益行业面临着一个怪圈,“这个怪圈就是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他分析说,因为资源的匮乏让公益行业人才非常缺乏,同时,主流价值观和价值导向也是公益行业人才缺乏的原因。“首先是因为资源的瓶颈造成人才缺乏,又因为人才的缺乏,使行业获取资源的能力就更弱。人才缺乏原本是一个果,但是现在又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主因。”公益事业人才缺失,不如提供资源那样容易。资源的供给会比较迅速,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经验的传承,因而人才的培育和发展成了最紧迫的议题之一。    要改变这种现状,黄锂认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尝试,比如可以不再把资金投资于机构或项目,而是直接把资金投资于个人,“这是一种新的公益资助理念,南都公益基金会目前已经在尝试。这样的理念一是希望直接让优秀的人才更快地成长,同时希望能够在行业内起到倡导作用,让人才问题被关注。”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沙发
发表于 2013-11-11 13:47:1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板凳
发表于 2013-11-11 13:47:20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于我们|操作帮助|手机版|无图版|站务|导航|郴州市福城志愿者协会 ( 湘ICP备12010595号 )  

GMT+8, 2025-5-2 13:56 , Processed in 1.065458 second(s), 12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