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3-16
- 在线时间
- 636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4-15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0
- 积分
- 7400
- 帖子
- 1811
  
|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2-6-7 18:35 编辑
世界环境日刚刚过去,今天又恰逢每周四的“垃圾减量日”,致信给您有着特别的意义。我希望邀请市长发挥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推广“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观念。具体来说,想请您拍下在家中做垃圾分类与在社区分类投放垃圾的照片或视频,并将画面分享给全北京居民。
一位环保志愿者致北京市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郭金龙市长:
您好!
我来自台湾,目前在北京的公益环保机构自然之友做志愿者,在北京生活了大半年,深深喜爱这片土地上丰厚的人文气息。就如大街小巷中随处可见的北京精神,创新而包容的北京文化,是每个北京居民的骄傲。
写这封信给您,是希望提醒一件虽然微小,但却关乎全北京市民幸福感的事情,那就是北京的垃圾分类还没能真正落实——很多人都以为,垃圾分类只是个环保问题,但,事实上垃圾分类也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展现。简单来说,珍惜所有能够再利用的资源,就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知福”“惜福”的中华传统美德。
世界环境日刚刚过去,今天又恰逢每周四的“垃圾减量日”,致信给您有着特别的意义。我希望邀请市长发挥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推广“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观念。具体来说,想请您拍下在家中做垃圾分类与在社区分类投放垃圾的照片或视频,并将画面分享给全北京居民。
之所以邀您参与身体力行的小分享,是期望通过您的带动,能有更多的市民了解、参与垃圾分类。相信您的积极行动比“垃圾分类达标率”等数据更有感染力,更加能鼓励市民实践环保理念。
作为环保志愿者,在北京,我每周都会去自然之友垃圾分类试点小区,通过各种方式协助居民培养垃圾分类习惯,希望进而达成垃圾减量的重要改变。在每次小区垃圾分类推广的现场,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将垃圾分类做得最好最细心的,多数是年纪较大的长辈,后来我慢慢发现,长辈们并非因为闲来无事,而是有着“珍惜资源”的传统观念。我认为,这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的重要美德。
其实垃圾分类并不难,只要在投放垃圾的时候,稍微费点心思投放进正确的垃圾桶,每天培养分类的习惯,我们就能共同促成一个重要的改变,北京的环境会因你我的行动而变得更美好。
我相信许多人都以身为北京居民为荣,这不只是因为它是首善之都,更因为在这里,人人都有创新包容的精神,更有深厚的传统美德,我与自然之友诚挚地邀请您,成为北京垃圾分类的表率,进而鼓励全北京居民: 改变生活习惯一小步,是建立美好环境一大步。
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看本信!
祝工作顺利,一切安康!
此致
敬礼
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志愿者
黄毅纶 敬上
2012年6月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