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日记之五——感动
晚上七点要去三完小参加志愿者培训。因为下午要去城东办事,还要回城西的家做饭,然后才能去城中的学校上课。时间上太赶,而且会很累。所以在午餐桌上跟儿子商量,“一会问一下外公外婆有没有时间去学校接你,这样妈妈晚饭时间就不回来了。”“还是不要了。”儿子回答得很快。“为什么?”“因为不要外公外婆太累了。”那一刻,举箸的手停在空中,我被儿子的话感动得潸然泪下。我的懂事的昨天刚满八岁的儿子,和我一样舍不得年迈的外公外婆在烈日下的操场里等候。 昨天他生日,我们带他去吃KFC,品Western-style food,礼物是《四大名著》(他坚持要的)。而他送给我们的礼物是数学竞赛二等奖的奖状。昨天还把他从幼儿园起所有的奖状张贴在墙上,我的儿子,我的骄傲!
晚上上课印象最深的是《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其中讲到让下岗者重新融入社会的意义。这让我想起前几天《文萃报》上关于香港流浪汉足球队的故事。吴卫东——一个普通的香港社区工作者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而一个老人陈永柏轻易的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们都是创造奇迹的人,让我们敬佩。这里有很多东西,同情之心,助人为乐,为善的恒心,视陌生人为兄弟,不放弃人生,实现梦想,等等,这一切发生在香港,让我对香港有新的认识。
2005年,第一支代表香港参加世界杯比赛的流浪汉球队——叫“曙光”,当年38岁的吴卫东,是那支球队的创办者。在一年的时间里,吴卫东从零开始,为球队找到了合适的球员、教练和资金,并克服了来自各方面的冷遇与阻挠,最终把这群一度被社会遗弃的流浪汉,送到了苏格兰,与来自全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的流浪汉们同场竞技。
“看着这些在人生路上跌倒的流浪汉,在足球场上重新开始他们的奔跑,是我最享受的事情。”吴卫东说,“他们的故事告诉每一个人,不要放弃,你们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第一届流浪汉世界杯后,65%的球员重新投入了正常人的生活。
课后邓老师特别提到了志愿服务走进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学雷锋,因为雷锋很伟大。可是邓老师说雷锋不伟大,雷锋很平凡。你的儿子不用学雷锋,只要每天都和雷锋在一起耳濡目染。谁是雷锋?每一个志愿者都是雷锋!如此掷地有声的话语足以让一些徒有虚名的志愿者汗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