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福城志愿者协会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益知识课堂] 【青海玉树地震专题】破除地震谣言关键在普及防灾抗灾知识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6:18: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破除地震谣言关键在普及防灾抗灾知识



      与其在地震预测和预报上争论不休,还不如转换思路,把精力和时间放在防灾抗灾上,即针对地震的科学救援,包括自救和他救。

       北京市地震局15日表示,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后,北京部分地区出现地震谣言。经北京市地震局分析会商,北京地区地震活动正常,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请广大市民不要信谣、传谣,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地震谣言的出现,一方面是部分人群心理恐慌,另一方面则暴露出人们地震知识的缺乏。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但民众的防灾抗灾知识普及和科学防患意识却很薄弱,培训也不够到位。在这个背景下,公民意识的崛起,传播渠道的拓宽,如果不能有科学的常识和态度作为基础,就会造成谣言的广泛传播。

       对地震预测,主流科学界至今认为,迄今地震还不能准确预报,尤其是中近期地震。从世界地震史的资料分析,人类对地震的准确预报的确还是极少数。因此,与其在地震预测和预报上争论,还不如转换思路,把精力和时间放在防灾抗灾上,即针对地震的科学救援,包括自救和他救。
      
       针对地震的自救和他救,在上个世纪的中国还进行过广泛的宣传和演练,尤其是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后,国内强调两种预防方针,一是地震预报,二是抗御地震的自救和他救。但进入21世纪,抗震的自救和他救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尽管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有过一时抗震科学知识宣传的热潮,但也是来去匆匆。

       例如,很多人未必能回答对简单的抗震自救问题,就更不必说实施正确的自救行为了。如果人在屋内和教室里,地震来了往哪儿躲?最初的标准答案是:躲在课桌和床下。但这种做法被实践证明是错的,因为它产生的伤害率达到98%。

       美国国际搜救队队长道格卡普告诉人们,千万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而要以比桌、床高度更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躲在其中就可能同归于尽。如果以低于家具的姿势躲在家具旁,则家具可以先承受倒塌的物品,缓冲向下的压力,甚至在旁边的家具可以支撑起生存的空间,因而人们受到的伤害会最小。

       这些经验是道格卡普从1985年以来,与他的队员们参加全球79次重大灾难的救灾工作中得出的。

       其实,在地震的自救、他救方面,最应当学习的榜样是日本。日本政府和公众把抗震救灾当作日常生活的内容。例如,每个城市都建有防灾馆,是开展防灾教育的场所。在防灾馆能进行各种体验,如地震体验、烟体验、火体验、黑暗逃生体验等。地震体验装置能真实再现以前发生过的地震震级。在这样的场所,不仅能学习防灾和自救,还能学到急救治疗。
      
       日本政府所强调的,是大家平时就应考虑如果灾难降临时,该如何自救和他救;而且在灾害发生时,只是等待政府的救灾是不够的,自救和互救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小灾情。例如,日常要准备两个地震时的紧急物品袋,可在家中和办公室分别存放,放置场所以地震时能方便拿走为原则,准备的物品最好能供生活3天用。紧急物品袋中的物品,包括若干瓶水、不用起子的罐头、饼干、收音机、手电、蜡烛、打火机、刀、常用的医药品、贵重东西、雨衣、手套、衣服、毛巾、毯子、口罩、耳塞、眼罩、口哨等。

       如果能借鉴日本的抗震救灾经验,增强抗震救灾时的救援能力,即使在地震预报还不能实现的情况下,也会极大地减轻地震带给人们的伤害。这应当成为中国公民的自觉。

原文转自——http://news.sohu.com/20100416/n271544239.shtml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于我们|操作帮助|手机版|无图版|站务|导航|郴州市福城志愿者协会 ( 湘ICP备12010595号 )  

GMT+8, 2025-5-4 05:15 , Processed in 1.035751 second(s), 11 queries .

回顶部